医之大者方从容
医之大者方从容
——记旬阳县中医院内二科主任刘其政
学不贯今古,识不通天人,才不近仙,心不近佛者,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,断不可作医以误世!”——明·裴一中《言医·序》
——题记
在旬阳县中医院的内科病区,人们总能见到一位和蔼可亲的医生,无论春夏寒暑,他总有看不完的病人;也不管早晚忙闲,接诊病人他总能应对自如、淡定从容。他医德高尚,是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大夫,从医近30年里,他始终坚守医者仁心,对人温文尔雅,心善如佛;他医德高尚,是一位值得患者信赖的好医生,他学识渊博,理论功底深厚,临床经验丰富,他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一位位慕名而来的病人解除痛苦,他就是旬阳县中医院内二科主任刘其政。
他,学贯古今,是一位学训渊博的名专家
刘其政,旬阳双河人,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,现任旬阳县中医院内二科主任。兼任安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、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十堰周边县(市)人医集团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,旬阳县卫生系统“十佳”学科带头人,多次被评为旬阳卫生系统优秀党员以及旬阳县中医院优秀科主任、先进个人。
刘其政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旬阳县原双河区庙坪乡的一个小山村,家境普通,父母都是农民。他自幼聪明好学,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1981年考入安康中学,1984年9月以优异成绩被陕西中医学院录取,成为当地一名令人羡慕的大学生,光荣走进象牙塔里的医学殿堂。进入中医学院学习后,良好的学习氛围迅速激发了他对医学的深厚兴趣。除了认真完成必修的相关课程外,他还大量选修了西医相关课程。课余时间,他更是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学校图书馆,如饥似渴地阅读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千金方》、《本草纲目》以及《内科学》、《外科学》等古今中外医学专著,打下了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。1989年7月顺利毕业,同时获得学士学位。同年被分配至旬阳县中医院内科工作至今,一直从事临床一线工作。
参加工作以后,刘其政在完成繁重临床诊疗任务的同时,还通过不断学习来增进自己的技术水平。在近三十年时间里,先后参加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《中医专病专科骨干》学习班、中国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学习班(该院肿瘤科为国家级重点专科);并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、陕西省武警总医院、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、陕西省人民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进修学习。不断地进修学习,让他的医学理论基础更加坚实,临床经验也越来越丰富。然而他依然不满足于现状,他明白“业精于勤而荒于嬉,行成于思而毁于随”的道理,他要求不管是在生活中,还是工作中,永远保持一颗赤子的初心,奋发进取,努力拼搏!2015年,已经年届50岁的他,再次向医院提出外出进修的申请,最终他选择陕西省人民医院脱产进修一年,成为“活到老、学到老”的典范。如今的他,虽然已经年过半百,但依然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。周末节假日,经常放弃休息去参加各类学术交流,把握医疗技术动态,掌握最新医疗技术,为旬阳人民更好更优质的服务。
他,术精中西,是一位能妙手回春的名中医
在临床一线工作的近三十年时间里,他积累了丰富的内科临床实践经验,娴熟掌握内科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治,危、重症病人的抢救及疑难杂症的处理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他最擅长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完美结合,采用中医结合的办法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、心脏疾病、呼吸疾病、血液系统疾病、老年病、糖尿病、肺心病等疾病的诊治上都有显著成效。78岁的旬阳人崔某,患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,同时伴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,心功能Ⅳ级,病情严重,曾四处求医效果不佳,后慕名来找刘医生治疗。刘其政接诊后,针对病情精心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,他用西医西药迅速缓解症状,再用中医中药解决根本问题。经过悉心调理,崔某病情逐步好转,最终康复出院。出院后经多次回访,患者自诉恢复良好。
熟悉刘其政的人都知道,他擅长灵活使用中医经典名著中记载的“经方”,小柴胡汤、补阳还五汤、二陈汤等,运用得当,每有奇效。其实,刘其政在治疗中还有秘密“绝招”,那就是善于“推陈出新”,也就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,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创立新方,运用于临床,经过反复实践,部分经验方取得不俗的临床效果。如自拟乙肝转阴汤、软肝缩脾汤、解毒退黄汤、软肝祛水汤、祛脂健肝汤、美白祛斑汤等疗效显著方剂,在治疗各型肝炎、黄疸、肝硬化、脂肪肝等方面每年都会为数千病人解除病痛,深获好评。
刘其政除了在临床上取得较大成功外,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。近年来,他先后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6篇,部分学术思想获学界重视。2008年,受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邀请,与省内6名中医药工作者一道共同编写了《中医药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适宜技术讲义》一书,并发表经验方三首。2008年,与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床学院传染病研究所联合编著《肝病最新指南》(共识)一书,该书被业界赞为“把握学术前沿动态,引领临床治疗方向,优秀医师必备工具书”,为指导医师进行肝病诊疗起到了积极的影响。
他,心善如佛,是一位心存善念的好朋友
刘其政看病有两大“法宝”,一是总是专注于倾听,二是执著于笔记。在他的诊室,人们总能看到病人在不断地叙述病情,而他则一脸专注地倾听,一边听还一边答复“嗯——嗯——”,“这样的啊——”…有时候还引导病人接着说,直到病人把病情陈述完毕,他对病人的情况就有了大致的了解,再通过查体、切脉和适当的现代仪器检查等检诊手段,疾病诊断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。有人开玩笑对他说:刘医生看病不是“看”病是“听”病!他乐呵呵地一笑,说:我这“倾听诊法”是继“望闻问切”四诊法之外的“第五诊”,用好了,可比任何灵丹妙药都灵验呢。
他还有一个“法宝”就是作诊治笔记。他有一个习惯,每看完一位病人,都会掏出随身携带一个老式工作笔记本,把病人姓名、疾病简况、治疗用方等内容详细记录。这么作,不但麻烦,而且很费工夫,可他却一坚持就是30年。如今,他的“工作笔记”已经作了30多本,码起来差不多有2尺多高了。这些本子都是他的宝贝,不光可以用作他学术经验总结的第一手资料,更重要的是,当病人来复诊时,他可以很方便地查到上一次的治疗方案和用药,便于进一步精解治疗。
的作为一名医生,刘其政不仅心细,而且还心善。他认为医生不仅需要为病人解除身体上的痛苦,还要帮助病人解除心理上的负担。他坚持每天两次查房,除了了解病人病情,为病人做治疗外,他还热情亲切地与病人进行交谈,了解心理变化,细心为病人排忧解难。在内二科病区,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刘医生勇救轻生病人的惊险故事。那位病人是肝硬化晚期,心理负担非常重,思想消极,对治疗前景十分悲观,有轻生念头。刘医生发现这个苗头后,就更加密切留心病人的举动。果然,病人有一次乘家属不注意,就要从窗户跳楼自杀。密切观察多时的刘医生迅速上前一把抓住病人的手臂拉回,并紧紧抱住,再进行悉心劝说,前后僵持了近一个小时,最终,病人放弃了轻生念头,重新燃起了治疗的希望。事后,他发现,他的手臂部分被病人捏得发紫发青了,而当时他毫无察觉。
2014年,刘其政接诊了一位旬阳羊山的一位癌症晚期病人,虽经他全力救治,但终因病情危重不幸去世,留下一个破碎的家和一位尚在读大学的女儿。由于农境困难,女孩意图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减轻家庭负担。刘医生得知这一情况后,及时制止了女孩的行为,并鼓励她一定要继续读书,完成学业。并承诺资助其学习生活费,协助女孩在大学勤工俭学。女孩假期回家后就借住在刘医生家,吃住全管。刘医生先后资助她生活费数千元,直到女孩大学毕业后顺利就业,成功走向社会。
医者,看的是病,救的是心,开的是药,结的是情。在医生这个神圣的岗位上,不仅仅要有高超的医术,更要有一颗如佛仁心。我们十分庆幸,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技精术巧,德高心仁的医者,他学贯古今学识渊博,他术精中西医术精湛,他更是心善如佛妙手仁术。如此,可谓医之大者,从容之际,尽显医者本色